七年級地理下冊-7.2-東南亞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級地理下冊-7.2-東南亞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地理下冊-7.2-東南亞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doc(12頁珍藏版)》請在匯文網(wǎng)上搜索。
1、七年級地理下冊-7.2-東南亞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東南亞一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了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3).了解東南亞人口稠密、華人眾多的特點,了解華人、華僑在開發(fā)東南亞和支援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4).了解東南亞的旅游資源和社會風貌。2、過程與方法(1).會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圖,會利用地圖來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區(qū)內差異
2、,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分析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樹立各國發(fā)展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優(yōu)良品質。二、教學重點1.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2.熱帶氣候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3.人口稠密,華人分布集中。三、教學難點1.馬六甲海峽和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2.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分布、氣候特征和主要區(qū)別。四、課型新授課五、教學方法觀察、比較、演示、討論、歸納等方法。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第一課時七、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詩歌方式引入:讀陳毅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
3、的東南亞。講授新課1.課件展示:圖7.17“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東南亞政區(qū)圖”,圖7.18“東南亞的地形”,明確東南亞的范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2.學生回答,教師引導。(1)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群島稱為南洋群島。(2)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3)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緯度位置(10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海陸
4、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于“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3.課件展示:圖7.19“馬六甲海峽的航線”,看圖后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么?4.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yè)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
5、,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5.承接過渡: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地區(qū),熱帶氣候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密切。6.課件展示:圖6.10“亞洲的氣候”,看圖并思考: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qū)?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qū)?7.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從地區(qū)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應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從地區(qū)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而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年級 地理 下冊 7.2 東南亞 教學 設計 新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