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xué)材力作業(yè)答案.pdf
《清華大學(xué)材力作業(yè)答案.pdf》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清華大學(xué)材力作業(yè)答案.pdf(112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趨R文網(wǎng)上搜索。
1、基 礎(chǔ) 篇 第 1章 引 論 11 圖示矩形截面直桿,右端固定,左端在桿的對(duì)稱平面內(nèi)作用有集中力偶,數(shù)值為 M。關(guān)于固定 端處橫截面 AA上的內(nèi)力分布,有四種答案,根據(jù)彈性體的特點(diǎn),試分析哪一種答案比較合理。 正確答案是 C 。 習(xí)題 1-1圖 習(xí)題 1-2圖 12 圖示帶缺口的直桿在兩端承受拉力 F P 作用。關(guān)于 AA截面上的內(nèi)力分布,有四種答案,根據(jù) 彈性體的特點(diǎn),試判斷哪一種答案是合理的。 正確答案是 D 。 13 圖示直桿 ACB 在兩端 A、B 處固定。關(guān)于其兩端的約束力有四種答案。試分析哪一種答案最合 理。 正確答案是 D 。 習(xí)題 1-3圖 習(xí)題 1-4圖 14 等截面直桿在兩
2、端承受沿桿軸線的拉力 F P 。關(guān)于桿中點(diǎn)處截面 AA 在桿變形后的位置(圖中 虛線所示) ,有四種答案,根據(jù)彈性體的特點(diǎn),試判斷哪一種答案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是 D 。 15 圖示等截面直桿在兩端作用有力偶,數(shù)值為 M,力偶作用面與桿的對(duì)稱面一致。關(guān)于桿中點(diǎn)處 截面 AA在桿變形后的位置(對(duì)于左端,由 A A ;對(duì)于右端,由 A A ) ,有四種答案,試判斷哪一 種答案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是 C 。 習(xí)題 1-5圖 習(xí)題 1-6圖 16 等截面直桿,其支承和受力如圖所示。關(guān)于其軸線在變形后的位置(圖中虛線所示) ,有四種答案, 根據(jù)彈性體的特點(diǎn),試分析哪一種是合理的。 正確答案是 C 。 -
3、 1 - 第 2章 桿件的內(nèi)力分析 21 平衡微分方程中的正負(fù)號(hào)由哪些因素所確定?簡(jiǎn)支梁受力及 Ox 坐標(biāo)取向如圖所示。試分析下 列平衡微分方程中哪一個(gè)是正確的。 (A) ) ( d d Q x q x F ; Q d d F x M ; (B) ) ( d d Q x q x F , Q d d F x M ; (C) ) ( d d Q x q x F , Q d d F x M ; (D) ) ( d d Q x q x F , Q d d F x M 。 習(xí)題 2-1圖 正確答案是 B 。 22 對(duì)于圖示承受均布載荷 q 的簡(jiǎn)支梁,其彎矩圖凸凹性與哪些因素相關(guān)?試判斷下列四種答案中 哪
4、幾種是正確的。 習(xí)題 2-2圖 正確答案是 b、c、d 。 習(xí)題 2-3圖 23 已知梁的剪力圖以及 a、 e截面上的彎矩 M a 和 M e ,如 圖 所 示。為確定 b、d二截面上的彎矩 M b 、M d ,現(xiàn)有下列四種答案,試分 析哪一種是正確的。 (A) , ) ( Q F b a a b A M M ) ( Q F d e e d A M M ; (B) , ) ( Q F b a a b A M M ) ( Q F d e e d A M M ; (C) , ) ( Q F b a a b A M M ) ( Q F d e e d A M M ; (D) , ) ( Q F b
5、a a b A M M ) ( Q F d e e d A M M 。 上述各式中 為截面 a、b 之間剪力圖的面積,以此類推。 ) ( Q F b a A 正確答案是 B 。 F RA F RA F RB F RA F RB F RA B A B C D C E A F RB 24 應(yīng)用平衡微分方程,試畫出圖示各梁 的剪力圖和彎矩圖,并確定 、 max Q | | F max M 。 解: (a) , 0 A M l M F B 2 R () , 0 y F l M F A 2 R () A B A B C ) (ql 2l M Q F Q F 4 5 4 1 4 1 (a -1) (b-1
6、) l M F 2 | | max Q , M M 2 | | max (b) 0 A M 0 2 2 R 2 l F l ql l ql ql B ql F B 4 1 R () - 2 - 0 y F , ql F A 4 1 R () A D E C M A B C M B 2 M 2 M M 2 3 4 1 M 2 2 ql (a -2) (b-2) 2 R 4 1 4 1 ql l ql l F M B C () (c ) (d) A D B C 1 1.5 1 ) ( 2 ql M ) ( 2 ql M A D B C 32 25 2 1 (e) (f) C B 1 0.5 ) (
7、 2 ql M A (e-2) A C B D 0.125 E 0.125 ) ( 2 ql M (f-2) 2 ql M A ql F 4 5 | | max Q , 2 max | | ql M (c) , () 0 y F ql F A R , 0 A M 2 ql M A , 0 D M 0 2 2 D M l ql l ql ql 2 2 3 ql M D ql F max Q | | , 2 max 2 3 | | ql M (d) 0 B M 0 2 3 2 R l ql l l q l F A ql F A 4 5 R () , 0 y F ql F B 4 3 R () ,
8、0 B M 2 2 l q M B , 0 D M 2 32 25 ql M D ql F 4 5 | | max Q , 2 max 32 25 | | ql M (e) ,F(xiàn) RC = 0 0 y F , 0 C M 0 2 2 3 C M l ql l ql 2 ql M C , 0 B M 2 2 1 ql M B 0 y F , ql F B Q ql F max Q | | , 2 max | | ql M (f) , 0 A M ql F C 2 1 R () , 0 y F ql F A 2 1 R () , 0 y F 0 2 1 Q B F ql ql ql F B 2 1
9、 Q , 0 D M 0 4 2 2 2 1 D M l l q l ql 2 8 1 ql M D , 2 8 1 ql M E ql F 2 1 | | max Q M A C F RA 1 B A B A C F RB F RA 1 (ql) (ql) A B C D l A D B C 1 0.75 Q F Q F 1.25 1 ) (gl ) (gl ql ql 1 B A F A B C 0.5 B E C 0.5 0.5 D ql Q F Q F ql (e-1) (f-1) A F RC RA F RC M C C A B C - 3 - 2 max 8 1 | | ql M
10、x N F x x F N N d F C M M d x d p (b) M x N F x C p (a) 2 - 5 梁的上表面承受均勻分布的切向力作用,其集度為 p 。梁的尺寸如圖所示。若已知 p 、h、l, 試導(dǎo)出軸力 F Nx 、彎矩 M與均勻分布切向力 p 之間的平衡微分方程。 1 解: 方法 1 : 習(xí)題 2-5和 2-6 圖 1 以自由端為 x坐標(biāo)原點(diǎn),受力圖(a) , 0 x F 0 N x F x p x p F x N p x F x d d N , 0 C M 0 2 h x p M hx p M 2 1 h p x M 2 1 d d 方法 2 0 x F 0 d
11、d N N N x x x F x p F F p x F x d d N 0 C M 0 2 d d h x p M M M 2 d d h p x M F N x l l x hl p 2 1 M O l p 2 - 6 試作 2-5 題中梁的軸力圖和彎矩圖,并確定 和 。 max N | | x F max | | M 解: l p F x max N | | (固定端) hl p M 2 | | max (固定端) 習(xí)題 2-6解圖 2 - 7 靜定梁承受平面載荷,但無(wú)集中力偶作用,其剪力 圖如圖所示。若已知 A端彎矩 ,試確定梁上的載荷 及梁的彎矩圖,并指出梁在何處有約束,且為何種約
12、束。 0 ) ( A M 習(xí)題 2-7圖 解:由 F Q 圖線性分布且斜率相同知,梁上有向下均布 q 載荷,由 A、B 處 F Q 向上突變知,A、B 處有向上集中力; 又因 A、B處彎矩?zé)o突變,說(shuō)明 A、B處為簡(jiǎn)支約束,由 A、 B處 F Q 值知 D A B C F RA = 20 kN() ,F(xiàn) RB = 40 kN() 由 0 y F 0 4 R R q F F B A q = 15 kN/m 由 F Q 圖 D、B處值知,M在 D、B處取極值 3 40 ) 3 4 ( 2 1 15 3 4 20 2 D M kNm 5 . 7 1 2 1 2 q M B kNm 梁上載荷及梁的彎矩圖
13、分別如圖(d) 、 (c)所示。 - 4 - 0.5 A B C D E 5 . 0 3.5 ) ( 2 ql M (a) A B C 0.2kN/m 0.3kN (b) A C B 15kN/m q A M m 3 4 3 40 B C 5 . 7 m kN (c) (d) 2-8 已知靜定梁的剪力圖和彎矩圖,如圖所示,試確定梁上的載荷及梁的支承。 解:由 F Q 圖知,全梁有向下均布 q載荷,由 F Q 圖中 A、B、C處突變,知 A、B、C處有向上集中力, 且 F RA = 0.3 kN() F RC = 1 kN() F RB = 0.3 kN() 2 . 0 4 ) 5 . 0 (
14、3 . 0 q kN/m() 習(xí)題 2-8圖 習(xí)題 2-9圖 由 M A = M B = 0,可知 A、B簡(jiǎn)支,由此得梁 上載荷及梁的支承如圖(a)或圖(b)所示。 A B C kN/m 2 . 0 q 1kN (a) 2-9 靜定梁承受平面載荷,但無(wú)集中力偶作用,其剪力圖如圖 所示。若已知截面 E上的彎矩為零,試: 1在 Ox 坐標(biāo)中寫出彎矩的表達(dá)式; 2 畫出梁的彎矩圖; 3 確定梁上的載荷; 4 分析梁的支承狀況。 解:由 F Q 圖知,全梁有向下均布 q;B、D 處有相等的向 上集中力 4ql;C 處有向下的集中力 2ql;結(jié)合 M,知 A、E 為 自由端,由 F Q 線性分布知,M為
15、二次拋物線,B、C、D處 F Q 變號(hào),M在 B、C、D處取極值。 2 2 1 ql M M D B 2 2 2 7 2 4 ) 3 ( 2 1 ql l ql l q M C 1 彎矩表達(dá)式: 2 0 2 1 ) ( x q x M , ) 0 ( l x l x ql x q x M 4 0 2 1 ) ( 2 , ) 2 ( l x l l x ql l x ql x q x M 3 2 4 0 2 1 ) ( 2 ) 5 3 ( l x l - 5 - l x ql l x ql l x ql x q x M 5 4 3 2 4 0 2 1 ) ( 2 E C A D q ql 2 B
16、 ) 6 5 ( l x l 即 l x ql l x ql l x ql x q x M 5 4 3 2 4 0 2 1 ) ( 2 (b) ) 6 0 ( l x 2 彎矩圖如圖(a) ; 3 載荷圖如圖(b) ; y Q F A C D B x 869 546 1800 (N) N 1800 Q F (d) A C B x y 2387 1432 4296 z Q F (N) D (b) 4 梁的支承為 B、D處簡(jiǎn)支(圖 b) 。 2-10 圖示傳動(dòng)軸傳遞功率 P = 7.5kW,軸 的轉(zhuǎn)速 n = 200r/min。齒輪 A 上的嚙合力 F R 與水 平切線夾角 20,皮帶輪 B 上作
17、用皮帶拉力 F S1 和 F S2 ,二者均沿著水平方向,且 F S1 = 2F S2 。試: (分輪 B重 F Q = 0和 F Q = 1800N兩種情況) Q F 1 畫出軸的受力簡(jiǎn)圖; 習(xí)題 2-10圖 2 畫出軸的全部?jī)?nèi)力圖。 解:1軸之扭矩: Cz F C A B D Dz F B T Q F A T r F z F S2 3F x y z 358 200 5 . 7 9549 x M Nm Nm 358 x B A M T T (a) A C D B y Q F (N) 434 864 x 0 Q F (N) 869 F z = 2387 2 3 . 0 A T F N F Cy
18、 F Dy N 869 20 tan r F F 1432 2 5 . 0 2 s B T F N 軸的受力簡(jiǎn)圖如圖(a) 。 2 F Q = 0時(shí), 0 Cz M 0 6 . 0 4 . 0 2 . 0 Q r F F F Dy N 434 Dy F 0 y F N 1303 Cy F (c) F Q = 1800 N時(shí), 0 Cz M N 3135 Dy F 0 y F N 2204 Cy F 0 Cy M 0 3 3 . 0 4 . 0 2 . 0 S2 F F F Dz x M m) (N x 358 1335 1335 N 5250 Dz F , N 0 z F 1432 Cz F
19、477 2 . 0 F M Cy Nm Nm 859 2 . 0 3 2 s F M Dy Nm 173 2 . 0 r F M Cz (e) F Q = 0 時(shí), 0 Dz M F Q = 1800 N時(shí), Nm 360 Dz M - 6 - - 7 - A C B m 325N y M (f) A C B x M m) (N 16.25 (e) x N F A C B 650 (N) (b) AB x x A F Ay F Az F Bz F By F z M 650N 650N C x M y 1730N x M (a) 習(xí)題 2-11圖 A C D B x 173 360 N 1800
20、 Q F m) (N z M (h) y Q F A 946 B C (N) 784 (c) A C D x 173 0 Q F m) (N z M 859 477 (g) m) (N y M A C D B x (f) A B 325 C (N) Qz F 325 (d) z M m) (N A C B 94.6 78.4 (g) 2-11 傳動(dòng)軸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其一的 A 為斜齒 輪, 三方向的嚙合力分別為 F a = 650N, F = 650N, F r = 1730N,方向如圖所示。若已知 D = 50mm,l = 100mm。試畫出: 1 軸的受力簡(jiǎn)圖; 2 軸的全部?jī)?nèi)力圖。 解:1
- 1.請(qǐng)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duì)于不預(yù)覽、不比對(duì)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lái)的問(wèn)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huì)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qǐng)點(diǎn)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加入VIP,下載共享資源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yè)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yáng)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kāi)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guó)旗、國(guó)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jì)者僅對(duì)作品中獨(dú)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清華大學(xué) 力作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