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37頁).doc
《路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37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路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37頁).doc(38頁珍藏版)》請在匯文網(wǎng)上搜索。
1、路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壓實質量問題的防治 一 路基行車帶壓實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 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壓實度不能滿足質量標準要求 甚至局部出現(xiàn) 彈簧 現(xiàn)象 主要原因是 1 壓實遍數(shù)不合理 2 壓路機質量偏小 3 填土松鋪厚度過大 4 碾壓不均勻 局部有漏壓現(xiàn)象 5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特別是超過最佳含水量兩個百 分點 造成彈簧現(xiàn)象 6 沒有對上一層表面浮土或松軟層進行處治 7 土場土質種類多 出現(xiàn)異類土壤混填 尤其是透水性差 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形成了水囊 造成彈簧現(xiàn) 象 8 填土顆粒過大 10cm 顆粒之間空隙過大 或采用 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天然稠度小于 1 1 液限大于
2、 40 塑性指數(shù)大于 18 二 治理措施 1 清除碾壓層下軟弱層 換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 2 對產(chǎn)生 彈簧 的部位 可將其過濕土翻曬 拌和均勻后重 新碾壓 或挖除換填含水量適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 3 對產(chǎn)生 彈簧 且急于趕工的路段 可摻生石灰粉翻拌 待 其含水量適宜后重新碾壓 二 路基邊緣壓實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 原因分析 1 路基填筑寬度不足 未按超寬填筑要求施工 2 壓實機具碾壓不到邊 3 路基邊緣漏壓或壓實遍數(shù)不夠 4 采用三輪壓路機碾壓時 邊緣帶 0 75cm 碾壓頻 率低于行車帶 二 預防措施 1 路基施工應按設計的要求進行超寬填筑 2 控制碾壓工藝 保證機具碾壓到邊 3 認真控
3、制碾壓順序 確保軌跡重疊寬度和段落搭接超壓 長度 4 提高路基邊緣帶壓實遍數(shù) 確保邊緣帶碾壓頻率高于或 不低于行車帶 三 治理措施 校正坡腳線位置 路基填筑寬度不足時 返工至滿足設計 和規(guī)范要求 注意 虧坡補寬時應避開蹬填筑 嚴禁貼坡 控制碾壓順序和碾壓遍數(shù) 路堤邊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邊坡的常見病害有滑坡 塌落 落石 崩塌 表層溜 坍 錯落 沖溝等 一 邊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 原因分析 1 設計對地震 洪水和水位變化影響考慮不充分 2 路基基底存在軟土且厚度不均 3 換填土時清淤不徹底 4 填土速率過快 施工沉降觀測 側向位移觀測不及時 5 路基填筑層有效寬度不夠 邊坡二期貼補 6 路基頂面
4、排水不暢 7 用透水性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處理不當 8 邊坡植被不良 9 未處理好填挖交界面 10 路基處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 預防措施 1 路基設計時 充分考慮使用年限內地震 洪水和水位變 化給路基穩(wěn)定帶來的影響 2 軟土處理要到位 及時發(fā)現(xiàn)暗溝 暗塘并妥善處治 3 加強沉降觀測和側向位移觀測 及時發(fā)現(xiàn)滑坡苗頭 4 摻加穩(wěn)定劑提高路基層位強度 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 路基填筑過程中嚴格控制有效寬度 6 加強地表水 地下水的排除 提高路基的水穩(wěn)定性 7 減輕路基滑體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擋 錨拉工程維持滑體 的力學平衡 同時設置導流 防護設施 減少洪水對路 基的沖刷侵蝕 8 原地面坡度大于 12 的路段
5、 應采用縱向水平分層法施 工 沿縱坡分層 逐層填壓密實 9 用透水性較差的土填筑路堤下層時 應做成 4 的雙向橫 坡 如用于填筑上層時 除干旱地區(qū)外 不應覆蓋在由 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邊坡 二 邊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 土質路塹邊坡的塌落 土質路塹邊坡塌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由于邊坡土質屬于很容易變松的砂類土 礫類土以及受到 雨水侵入后易于失穩(wěn)的土 而在設計或施工時采用了較小 的邊坡坡度 2 較大規(guī)模的崩塌 一般多產(chǎn)生在高度大于 30cm 坡度大 于 45 大多數(shù)介于 55 70 之間 的地形條件 3 上緩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 4 暴雨 久雨或強震之后 雨水滲入土體 一方面
6、會增加邊 坡土體的重量 另一方面能使裂隙中的填充物或巖體中的 某些軟弱夾層軟化 產(chǎn)生靜水壓及動水壓 使斜坡巖體的 穩(wěn)定性降低 或者由于流水沖掏下部坡腳 削弱斜坡的支 撐部分 或者由于地震改變了坡體的穩(wěn)定性及平衡狀態(tài)而 發(fā)生邊坡塌落 5 在多年冰凍地區(qū) 由于開挖路基 使含有大量冰體的多年 凍土溶解 引起路塹邊坡坍塌 2 石方路塹邊坡的塌落 造成巖石路塹邊坡出現(xiàn)崩塌 巖堆 滑坡的原因有巖石的 巖性 地址構造 巖石的風化 物理風化作用 化學風化 作用 生物風化作用 等幾個方面 施工中的主要原因是 1 排水措施不當或施工不及時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 不易排除 如坡頂上截水溝存水 滲水 漏水等 甚至
7、形 成積水向下滲透 水分沿裂隙滲入巖層 降低了巖性間的 粘聚力和摩擦力 增加了巖體的重量 促使了崩塌 滑坡 的發(fā)生 或由于水的侵蝕而影響了巖堆的穩(wěn)定性 2 大爆破施工 施工時路塹開挖過深 過陡 或由于切坡使 軟弱結構面暴露 使邊坡巖體推動支撐 由于坡頂不恰當 的棄土 增加了坡體重量 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 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現(xiàn)為均勻沉降和不均勻沉降 均勻沉 降一般發(fā)生在自然環(huán)境基本一致 如路線通過地質 地形 地下水和地表水變化不大 并且路基用土 機械設備 施 工管理 質量控制等方面無顯著變化的路段 不均勻沉降 一般發(fā)生在地質 地形 地下水 地表水 填挖結合部及 筑路材料發(fā)生顯著變化處 1 原因分
8、析 1 路基施工前未認真設置縱 橫向排水系統(tǒng)或排水系統(tǒng)不暢 通 長期積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載力降低 導 致沉降發(fā)生 2 原地面處理不徹底 如未清除草根 樹根 淤泥等不良土 壤 地基壓實度不足等因素 在靜 動荷載的作用下 使 路基沉降變形 3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 未嚴格按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工藝施 工 路基壓實度不足而導致路基沉降變形 4 不良地質路段未予以處理而導致路基沉降變形 5 路基縱 橫向填挖交界處未按規(guī)范要求挖臺階 原狀土和 填筑土密度不同 銜接不良而導致路基不均勻沉降 6 填筑路基時 未全斷面范圍均勻分層填筑 而是先填半幅 后填另半幅而發(fā)生不均勻沉降 7 施工中路基土含水量控制不
9、嚴 導致壓實度不足 而產(chǎn)生 不均勻沉降 8 施工組織安排不當 先施工低路堤 后施工高填方路基 往往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就立即鋪筑路面 路基沒有足 夠的時間固結 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破壞 9 高填方路基在分層填筑時 沒有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的厚度 進行鋪筑 隨意加厚鋪筑厚度 壓實機具按規(guī)定的碾壓遍 數(shù)壓實時 壓實度達不到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 當填筑到路基 設計高程時 必然產(chǎn)生累計的沉降變形 在重復荷載與填 料自重作用下產(chǎn)生下沉 10 路堤填料土質差 填料中混進了種植土 腐殖土或泥沼 土等劣質土 由于土壤中有機物含量多 抗水性差 強度 低等特性的作用 路堤將出現(xiàn)塑性變形或沉陷破環(huán) 2 預防措施 1 做好施工組
10、織設計 合理安排各施工段的先后順序 明確 構造物和路基的銜接關系 尤其對高填方段應優(yōu)先安排施 工 給高填方路堤留有足夠的時間施工和沉降 2 認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質 提高地表壓實質量 3 填筑路堤前 疏通路基兩側縱橫向排水系統(tǒng) 避免路基受 水浸泡 4 嚴格選取路基填料用土 選擇水穩(wěn)性好 干密度大 承載 能力高的礫石類土填筑路基為宜 土質應均勻一致 不得 混雜 剔除超大顆粒填料 保證各點密實度均勻一致 盡 量選擇集中取土 避免沿線取土 5 路堤填筑方式應采用水平分層填筑 即按照橫斷面全寬分 層逐層向上填筑 當原地面縱坡大于 12 的地段 宜采用 縱向分層填筑施工 填筑至路基上部時 仍應采用水平分 層
11、法填筑 每層應保證層面平整 便于各店壓實均勻一致 6 合理確定路基填筑厚度 分層松鋪厚度一般控制在 30cm 當采用大噸位壓路機碾壓時 增加分層厚度 必須 要有足夠的試驗數(shù)據(jù)證明壓實效果 同時須征得監(jiān)理工程 師得同意 方可施工 7 控制路基填料含水量 8 選擇合適的壓實機具 重型輪胎壓路機和振動壓力機比較 好 9 做好壓實度的檢測工作 10 認真做好臺背 路橋過渡段及填挖結合部的壓實工作 將該段作為路基施工的管理重點 抽調組成專門的回填隊 伍 臺背處大型設備不易工作而采用小型夯實機具時 填 筑的分層厚度宜控制在 20cm 以內 同時應加大抽檢頻率保 證壓實 11 對于填挖結合部 應徹底清除結合
12、部的松散軟弱土質 做好換土 排水和填前碾壓工作 按設計要求從上到下挖 出臺階 清除松方后逐層碾壓 確保填挖結合部的整體施 工質量 路基開裂病害的防治 1 路基縱向開裂甚至形成錯臺 1 原因分析 1 清表不徹底 路基基底存在軟弱層或坐落于古河道處 2 溝 塘清淤部徹底 回填不均勻或壓實度不足 3 路基壓實不均 4 舊路利用路段 新舊路基結合部未挖臺階或臺階寬度不足 5 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臺階并壓實 6 使用滲水性 水穩(wěn)性差異較大的土石混合料時 錯誤地采 用了縱向分幅填筑 7 高速公路因邊坡過陡 行車渠化 交通頻繁振動而產(chǎn)生滑 坡 最終導致縱向開裂 2 預防措施 1 應認真調查現(xiàn)場并徹底
13、清表 及時發(fā)現(xiàn)路基基底暗溝 暗 塘 消除軟弱層 2 徹底清除溝 塘淤泥 并選用水穩(wěn)性好的材料嚴格分層回 填 嚴格控制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 3 提高填筑層壓實均勻度 4 半填半挖路段 地面橫坡大于 1 5 及舊路利用路段 應嚴 格按規(guī)范要求將原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 1 0m 的臺階并壓實 5 滲水性 水穩(wěn)性差異較大的土石混合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 不宜縱向分幅填筑 6 若遇有軟弱層或古河道 填土路基完工后應進行超載預壓 預防不均勻沉降 7 嚴格控制路基邊坡 符合設計要求 杜絕虧坡現(xiàn)象 3 處理措施 采取邊坡加設護坡道的措施 2 路基橫向裂縫 路基出現(xiàn)橫向裂縫 將會反射至路面基層 面層 如不能 有效預防
14、將會加重地表水對路面結構的損害 影響結構 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1 原因分析 1 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 50 塑性指數(shù)大于 26 的土 2 同一填筑層路基填料混雜 塑性指數(shù)相差懸殊 3 填筑順序不當 路基頂填筑層作業(yè)段銜接施工工藝不符合 規(guī)范要求 路基頂下層平整度填筑層厚度相差懸殊 且最 小壓實度小于 8cm 4 排水措施不力 造成積水 2 預防措施 1 路基填料禁止直接使用液限大于 50 塑性指數(shù)大于 26 的 土 當選材困難 必須直接使用時 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 施 2 不同種類的土應分層填筑 同一填筑層不得混用 3 路基頂填筑層分段作業(yè)施工 兩段交接處 應按要求處理 4 嚴格控制路基每一
15、填筑層的含水量 標高 平整度 確保 路基頂填筑層壓實厚度不小于 8cm 3 路基網(wǎng)裂 開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后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縫 降低了路基強度 1 原因分析 1 土的塑性指數(shù)偏高或為膨脹土 2 路基碾壓時土含水量偏大 且成型后未能及時覆土 3 路基壓實后養(yǎng)護不到位 表面失水過多 4 路基下層土過濕 2 預防及治理措施 1 采用合格的填料 或采取摻加石灰 水泥改性處理措施 2 選用塑性指數(shù)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 控制填土最佳 含水量時碾壓 3 加強養(yǎng)護 避免表面水分過分損失 4 認真組織 科學安排 保證設備匹配合理 施工銜接緊湊 5 若因下層土過濕 應查明其層位 采取換填土或摻加生石 灰粉等技術措施處
16、治 路面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無機結合料基層裂縫的防治 1 原因分析 1 混合料中石灰 水泥 粉煤灰等比例偏大 集料級配中細 料偏多 或石粉中性指數(shù)偏大 2 碾壓時含水量偏大 3 成型溫度較高 強度形成較快 4 碎石中含量較高 5 路基沉降尚未穩(wěn)定或路基發(fā)生不均勻沉降 6 養(yǎng)護不及時 缺水或養(yǎng)護時灑水量過大 7 拌和不均勻 2 預防措施 1 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裂縫的主要防治方法 1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 采用塑性指數(shù)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 粉煤灰 2 摻加粗粒料 在石灰土中適量摻加砂 碎石 碎磚 煤渣 及礦渣等 3 保證拌和遍數(shù) 控制壓實含水量 需要根據(jù)土的性質采用 最佳含水量 避免含水量過高或過低
17、4 鋪筑碎石過渡層 在石灰土基層與路面間鋪筑一層碎石過 渡層 可有效避免裂縫 5 分層鋪筑時 在石灰土強度形成期 任其產(chǎn)生收縮裂縫后 再鋪筑上一層 可有效減少新鋪筑層的裂縫 6 設置伸縮縫 在石灰土層中 每隔 5 10m 設一道縮縫 2 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裂縫的主要防治方法 1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 采用塑性指數(shù)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 粉煤灰或摻砂 2 控制壓實含水量 需要根據(jù)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 含 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3 在能保證水泥穩(wěn)定土強度的前提下 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 用量 4 一次成型 盡可能采用慢凝水泥 加強對水泥穩(wěn)定土的養(yǎng) 護 避免水分揮發(fā)過大 養(yǎng)護結束后應及時鋪筑下封層 5 設計合理
18、的水泥穩(wěn)定土配合比 加強拌和 避免出現(xiàn)粗細 料離析和拌和不均勻現(xiàn)象 3 治理措施 1 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種水泥壓力注入法修補水泥穩(wěn)定粒料的 裂縫 2 加鋪高抗拉強度的聚合物網(wǎng) 3 破損嚴重的基層 應將原破損基層整幅開挖維修 不應橫 向局部或一個單向車道開挖 以避免板邊受力產(chǎn)生的不利 后果 最小維修長度一般為 6m 維修半剛性基層所用材料 也應是同類半剛性材料 4 一般情況下 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層時 根據(jù)其干縮特性 應重視初期養(yǎng)護 保證基層表面處于潮濕狀態(tài) 防止干曬 在石灰穩(wěn)定土施工結束后 要及早鋪筑面層 使基層含水 量不發(fā)生大的變化 以減輕干縮裂隙 瀝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1 原因分析 1 路
19、面不均勻沉降 2 基層不平整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 3 橋頭 涵洞兩端及橋梁伸縮縫的跳車 4 路面攤鋪機械及工藝水平對平整度的影響 5 面層攤鋪材料的質量對平整度的影響 6 碾壓對平整度的影響 2 預防措施 1 在攤鋪機及找平裝置使用前 應仔細設置和調整 使其處 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并根據(jù)實鋪效果進行隨時調整 2 現(xiàn)場應設置專人指揮運輸車輛 以保證攤鋪機的均勻連續(xù) 工作 攤鋪機不在中途停頓 不得隨意調整攤鋪機的行駛 速度 3 路面各個結構層的平整度應嚴格控制 嚴格工序間的交驗 制度 4 針對混合料中瀝青性能特點 確定壓路機的機型及重量 并確定出施工的初次碾壓溫度 合理選擇碾壓速度 嚴禁 在未成型的油
20、面表層急剎車及快速起步 并選擇合理的振 頻 振幅 5 在攤鋪機前設專人清除掉在 滑靴 前的混合料及攤鋪機履 帶下的混合料 6 為改進構造物伸縮縫與瀝青路面銜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順 先攤鋪瀝青混凝土面層 再做構造物伸縮縫 7 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施工 3 治理措施 1 在攤鋪機及找平裝置使用前 應仔細設置和調整 使其處 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并根據(jù)實鋪效果進行隨時調整 2 現(xiàn)場應設置專人指揮運輸車輛 以保證攤鋪機的均勻連續(xù) 作業(yè) 攤鋪機不在中途停頓 不得隨意調整攤鋪機的行駛 速度 3 路面各個結構層的平整度應嚴格控制 嚴格工序間的交驗 制度 4 針對混合料中瀝青性能特點 確定壓力機的機型及重量 并確定
21、出施工的初次碾壓溫度 合理選擇碾壓溫度 嚴禁 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層急剎車及快速起步 并選擇合理的振 頻 振幅 5 在攤鋪機前設專人清除掉在 滑靴 前的混合料及攤鋪機履 帶下的混合料 6 為改進構造物伸縮縫與瀝青路面銜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順 先攤鋪瀝青混凝土面層 再做構造物伸縮縫 7 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施工 3 治理措施 1 在攤鋪層表面有個別超尺寸顆粒 被熨平板帶動而在層面 劃出不規(guī)則的小溝 或在攤鋪層表面有少數(shù)超尺寸顆粒因 被熨平板帶動而在其后形成小坑洞 處理方法 人工及時用適量的細骨料瀝青混合料填補 并 及時碾壓整平 2 攤鋪機后局部一片或一條較寬的帶內瀝青混合料中的大碎 石被壓碎 處理方法
22、 采用人工及時把被壓碎的碎石混合料鏟除 選 用合適的瀝青混合料補齊和整平 3 表面層混合料有離析現(xiàn)象 大料集中 處理方法 人工及時補撒適量的細骨料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病害的防治 1 原因分析 1 橫向接縫 1 采用平接縫 邊緣未處理成垂直面 采用斜接縫時 施工 方法不當 2 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不緊密 3 攤鋪 碾壓不當 2 縱向接縫 1 施工方法不當 2 攤鋪 碾壓不當 2 預防措施 1 橫向接縫 1 盡量采用平接縫 將已攤鋪的路面盡頭邊緣在冷卻但尚未 結硬時鋸成垂直面 并與縱向邊緣成直角 或趁未冷透時 用鑿巖機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 采用斜接 縫時 注意搭接長度 一般為 0
23、 4 0 8m 2 預熱軟化已壓實部分路面 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 3 攤鋪機起步速度要慢 并調整好預留高度攤鋪結束后立即 碾壓 壓路機先進行橫向碾壓 從先鋪路面上跨縫開始 逐漸移向新鋪面層 再縱向碾壓成為一體 碾壓速度不宜 過快 同時也要注意碾壓的溫度要符合要求 2 縱向接縫 1 盡量采用熱接縫施工 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攤鋪機梯隊作 業(yè) 當半幅路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產(chǎn)生縱向冷接槎時 宜 加設擋板或加設切刀切齊 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冷卻前用鎬 刨除邊緣留下毛槎的方式 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邊緣清掃 干凈 并涂灑少量粘層瀝青 2 將已攤鋪混合料留 10 20cm 暫不碾壓 作為后攤鋪部分 的高程基準面 待后攤
24、鋪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壓 縱縫如為 熱接縫時 應以 1 2 輪寬進行跨縫碾壓 縱縫如為冷接縫時 應先在已壓實路上行走 只壓新鋪層的 10 15cm 隨后將 壓實輪每次再向新鋪面移動 10 15cm 3 碾壓完成后 用 3m 直尺檢查 用鋼輪壓路機處理棱角 3 治理措施 接縫處理不好常容易產(chǎn)生的缺陷是接縫處下凹或凸起 以 及由于接縫壓實度不夠和結合強度不足而產(chǎn)生裂紋甚至松 散 施工時應邊壓邊以 3m 直尺測量 并配以人工細料找平 對橫向接縫 在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 3m 直尺檢查端部平 整度 當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 以攤鋪層面直尺脫離點為界限 用切割機切縫挖除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
25、的防治 1 原因分析 1 橫向接縫 1 混凝土路面切縫不及時 由于溫縮和干縮發(fā)生斷裂 混凝 土連續(xù)澆筑長度越長 澆筑時溫度越高 基層表面越粗糙 越易斷裂 2 切縫深度過淺 由于橫斷面沒有明顯消弱 應力沒有釋放 因而在鄰近縮縫處產(chǎn)生新的收縮縫 3 混凝土路面基礎發(fā)生不均勻沉陷 如穿越河道 溝槽 拓 寬路段處 導致板底脫空而斷裂 4 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與強度不足 在行車荷載和溫度作用下 產(chǎn)生強度裂縫 5 水泥干縮性大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水灰比大 材料計 量不準確 養(yǎng)護不及時 6 混凝土施工時 振搗不均勻 2 縱向裂縫 1 路基發(fā)生不均勻沉陷 如由于縱向溝槽下沉 路基拓寬部 分沉陷 路堤一側積水 排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路基 工程質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DOC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