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記》練習題(含答案).doc
訓練:桃花源記一 填空題1桃花源記選自 ,作者 ,又名 字 ,私謚 ,自號 潯陽柴桑人, 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生活在一個 的時代,本文原是 中的“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語是 ,現(xiàn)在用來比喻 。二 解釋下列詞語1緣溪行( )( ) 2夾岸數(shù)百步( ) 3芳草鮮美( ) 4 落英繽紛( )( ) 5復前行( ) 6欲窮其林( )7 林盡水源( ) 8初極狹( )( ) 9才通人( ) 10土地平曠( )11屋舍儼然( ) 12桑竹之屬( )13悉如外人( ) 14黃發(fā)垂髫( )( )15阡陌交通( )( ) 16乃大驚( )17便要還家( ) 18咸來問訊( )19率妻子邑人( )( )( ) 20來此絕境( )21遂與外人( ) 22乃不知有漢( )23無論魏晉( ) 24延至其家( )25此中人語云( ) 26不足為外人道也( )27便扶向路( )( ) 28處處志之( )29及郡下( ) 30詣太守( )31遣人隨其往( ) 32尋向所志( )( )33欣然規(guī)往( ) 34未果( )35尋病終( ) 36豁然開朗( ) 37怡然自樂( ) 38遂迷( )39后遂無問津者( )( )三 原文填空1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前見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 , , 。2 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 , ,3文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4 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的句子是5 文中陸游游山西村中“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 表明桃花源人與“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的句子是7 表明桃花源與外界間隔之久的句子是 ,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過隱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擾的句子是 9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別有洞天的總體感覺的句子是 , 。 10 描寫桃花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 , 。11 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 12 描寫漁人初見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現(xiàn)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適的句子是 , 。 14 表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平靜的句子是 , 。 15 表現(xiàn)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16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的句子是17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樂的句子是 , 。 18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語句,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是19 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林的語句是20 介紹桃花源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語句是21 寫漁人辭行,村中人叮囑的句子是 22 描寫漁人離開桃花源的句子是 , 。 23 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的結(jié)果是 , 。 24 “無人問津”這一成語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25與“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6 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7 作者在對桃源的描寫中,從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社會環(huán)境的平靜,人民生活的恬適來寫,請分別指出其內(nèi)容。自然環(huán)境 , , 。 社會環(huán)境 , 。 人民生活 , , 。 28 漁人初見桃花林的感受是 漁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四 問答題1 桃花源記一文以時間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到 ,再到 ,到 桃源一線貫之,串連全文。2 第一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 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后,為什么“皆嘆惋”?4 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為外人道也”?5 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6 漁人離開桃源后?!氨惴鱿蚵贰庇帧疤幪幹局?,而后來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7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8 文章最后寫到劉子驥去找桃花源,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9 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理想的社會?10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gòu)一個現(xiàn)實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會?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理想?11 文中第三段寫“桃源人”初見漁人,“乃大驚”有何用意?12 你學過本文之后,如何評價漁人?13 你認為武陵郡太守和劉子驥尋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樣嗎?14 作者把虛構(gòu)與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把桃花源寫的變幻莫測,忽隱忽現(xiàn),試舉例說明,作者寫了哪些現(xiàn)實?有什么作用?15 依據(jù)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應具備哪些條件? 16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能否變成現(xiàn)實?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理想? 17 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過學習本文,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18 外國作品中也有虛構(gòu)的理想社會,你知道嗎? 19 請根據(jù)你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擬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可以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20 后人根據(jù)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么?它的含義是什么? 21 聯(lián)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請你聯(lián)想桃花源的生活與當時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處?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愿望?【參考答案】一 填空題1桃花源記選自 陶淵明集 ,作者 陶淵明 ,又名 潛 字 元亮 ,私謚 靖節(jié) ,自號 五柳先生 潯陽柴桑人, 東晉 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生活在一個 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 的時代,本文原是 桃花源詩并序 中的“ 序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語是 世外桃源 ,現(xiàn)在用來比喻 指不受外界 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 解釋下列詞語1緣溪行( 沿著 )( 航行 ) 2夾岸數(shù)百步( 兩 ) 3芳草鮮美( 鮮艷美麗 )4 落英繽紛( 落花 )( 繁多的樣子 ) 5復前行( 又 )6欲窮其林(窮盡,走到頭 )7 林盡水源( 盡頭 ) 8初極狹( 剛 )( 狹窄 ) 9才通人(僅 )10土地平曠( 開闊 )11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12桑竹之屬( 類 )13悉如外人( 全、都 )14黃發(fā)垂髫( 指老人 )( 指小孩 )15阡陌交通( 田間小路 )( 交錯相通 )16乃大驚( 于是、就 )17便要還家( 通邀,邀請 )18咸來問訊( 全、都 )19率妻子邑人( 率領 )( 妻子和兒女 )( 同鄉(xiāng)的人)20來此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21遂與外人(于是、就 )22乃不知有漢( 竟 )23無論魏晉( 不必說,更不必說 )24延至其家( 筵請 )25此中人語云( 告訴 )26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值得 )27便扶向路( 沿、順著 )( 從前的、舊的 )28處處志之( 做標志 )29及郡下( 到 )30詣太守( 到 )31遣人隨其往( 派 )32尋向所志( 尋找 )(標志)33欣然規(guī)往( 計劃 )34未果( 沒有實現(xiàn) )35尋病終(隨即、不久 )36豁然開朗( 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 37怡然自樂( 愉快的樣子 )38遂迷( 終于 )39后遂無問津者( 問路 )( 渡口 )三 原文填空1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前見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夾岸數(shù)百步 , 中無雜樹 ,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 2 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 3文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4 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的句子是 便要還家 , 設酒殺雞作食 。 村中聞有此人 , 咸來問訊。 。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5 文中陸游游山西村中“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6 表明桃花源人與“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 遂與外人間隔。 。7 表明桃花源與外界間隔之久的句子是 乃不知有漢 , 無論魏晉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過隱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擾的句子是 不足為外人道也 9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別有洞天的總體感覺的句子是 復行數(shù)十步 , 豁然開朗 。10 描寫桃花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11 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 豁然開朗 12 描寫漁人初見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漁人甚異之 13 表現(xiàn)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適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14 表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平靜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 , 雞犬相聞 。 15 表現(xiàn)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 其中往來種作 , 男女衣著 , 悉如外人 ; 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16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的句子是 林盡水源 , 山有小口 。 初極狹 , 才通人 。 17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樂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18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語句,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是 問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漢 。 19 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林的語句是 忘路之遠近 , 忽逢桃花林 。 20 介紹桃花源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語句是 先世避秦時亂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21 寫漁人辭行,村中人叮囑的句子是 不足為外人道也 22 描寫漁人離開桃花源的句子是 停數(shù)日 , 辭去 。 23 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的結(jié)果是 遂迷 , 不復得路 。 24 “無人問津”這一成語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后遂無問津者 25與“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男女衣著 , 悉如外人 。 26 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27 作者在對桃源的描寫中,從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社會環(huán)境的平靜,人民生活的恬適來寫,請分別指出其內(nèi)容。自然環(huán)境 土地平曠 , 屋舍儼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社會環(huán)境 阡陌交通 , 雞犬相聞 。 人民生活 其中往來種作 ,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28 漁人初見桃花林的感受是 漁人甚異之 漁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豁然開朗 四 問答題1 桃花源記一文以時間為線索。以 漁人進入桃花源先后 為順序,從 發(fā)現(xiàn)桃花源 到 訪問桃花源 ,再到 離開桃花源 ,到 再訪 桃源一線貫之,串連全文2 第一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氣氛,也為桃花源 的美好作鋪墊。 3 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后,為什么“皆嘆惋”? 外界變化大,社會黑暗,戰(zhàn)亂頻繁,人民生活痛苦,長時間 與世隔絕。 4 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這個絕境,避免戰(zhàn)亂,不想讓外
編號:40836725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eikn3gf" class="font-tahoma">194.50KB
格式:DOC
上傳時間:2023-08-18
8
積分
積分
- 關 鍵 詞:
- 桃花源記 21 練習題 答案
- 資源描述:
-
訓練:《桃花源記》 一 填空題 1《桃花源記》選自 ,作者 ,又名 字 ,私謚 ,自號 潯陽柴桑人, 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生活在一個 的時代,本文原是 中的“ ”。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語是 ,現(xiàn)在用來比喻 。 二 解釋下列詞語 1緣溪行( )( ) 2夾岸數(shù)百步( ) 3芳草鮮美( ) 4 落英繽紛( )( ) 5復前行( ) 6欲窮其林( ) 7 林盡水源( ) 8初極狹( )( ) 9才通人( ) 10土地平曠( ) 11屋舍儼然( ) 12桑竹之屬( ) 13悉如外人( ) 14黃發(fā)垂髫( )( ) 15阡陌交通( )( ) 16乃大驚( ) 17便要還家( ) 18咸來問訊( ) 19率妻子邑人( )( )( ) 20來此絕境( ) 21遂與外人( ) 22乃不知有漢( ) 23無論魏晉( ) 24延至其家( ) 25此中人語云( ) 26不足為外人道也( ) 27便扶向路( )( ) 28處處志之( ) 29及郡下( ) 30詣太守( ) 31遣人隨其往( ) 32尋向所志( )( ) 33欣然規(guī)往( ) 34未果( ) 35尋病終( ) 36豁然開朗( ) 37怡然自樂( ) 38遂迷( ) 39后遂無問津者( )( ) 三 原文填空 1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前見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 , , 。 2 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 , , 3文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4 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的句子是 5 文中陸游《游山西村》中“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 表明桃花源人與“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的句子是 7 表明桃花源與外界間隔之久的句子是 ,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過隱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擾的句子是 9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別有洞天的總體感覺的句子是 , 。 10 描寫桃花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 , 。 11 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 12 描寫漁人初見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現(xiàn)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適的句子是 , 。 14 表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平靜的句子是 , 。 15 表現(xiàn)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 16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的句子是 17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樂的句子是 , 。 18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語句,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是 19 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林的語句是 20 介紹桃花源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語句是 21 寫漁人辭行,村中人叮囑的句子是 22 描寫漁人離開桃花源的句子是 , 。 23 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的結(jié)果是 , 。 24 “無人問津”這一成語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25與“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6 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27 作者在對桃源的描寫中,從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社會環(huán)境的平靜,人民生活的恬適來寫,請分別指出其內(nèi)容。 自然環(huán)境 , , 。 社會環(huán)境 , 。 人民生活 , , 。 28 漁人初見桃花林的感受是 漁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四 問答題 1 《桃花源記》一文以時間為線索。以 為順序, 從 到 ,再到 ,到 桃源一線貫之,串連全文。 2 第一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3 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后,為什么“皆嘆惋”? 4 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為外人道也”? 5 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6 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7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 8 文章最后寫到劉子驥去找桃花源,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9 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理想的社會? 10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gòu)一個現(xiàn)實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會?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11 文中第三段寫“桃源人”初見漁人,“乃大驚”有何用意? 12 你學過本文之后,如何評價漁人? 13 你認為武陵郡太守和劉子驥尋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樣嗎? 14 作者把虛構(gòu)與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把桃花源寫的變幻莫測,忽隱忽現(xiàn),試舉例說明,作者寫了哪些現(xiàn)實?有什么作用? 15 依據(jù)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應具備哪些條件? 16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能否變成現(xiàn)實?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理想? 17 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過學習本文,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18 外國作品中也有虛構(gòu)的理想社會,你知道嗎? 19 請根據(jù)你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擬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可以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20 后人根據(jù)《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么?它的含義是什么? 21 聯(lián)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請你聯(lián)想桃花源的生活與當時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處?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參考答案】 一 填空題 1《桃花源記》選自 《陶淵明集》 ,作者 陶淵明 ,又名 潛 字 元亮 ,私謚 靖節(jié) ,自號 五柳先生 潯陽柴桑人, 東晉 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生活在一個 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 的時代,本文原是 桃花源詩并序 中的“ 序 ”。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語是 世外桃源 ,現(xiàn)在用來比喻 指不受外界 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 二 解釋下列詞語 1緣溪行( 沿著 )( 航行 ) 2夾岸數(shù)百步( 兩 ) 3芳草鮮美( 鮮艷美麗 )4 落英繽紛( 落花 )( 繁多的樣子 ) 5復前行( 又 )6欲窮其林(窮盡,走到頭 )7 林盡水源( 盡頭 ) 8初極狹( 剛 )( 狹窄 ) 9才通人(僅 )10土地平曠( 開闊 )11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12桑竹之屬( 類 )13悉如外人( 全、都 )14黃發(fā)垂髫( 指老人 )( 指小孩 )15阡陌交通( 田間小路 )( 交錯相通 )16乃大驚( 于是、就 )17便要還家( 通邀,邀請 )18咸來問訊( 全、都 )19率妻子邑人( 率領 )( 妻子和兒女 )( 同鄉(xiāng)的人?。?0來此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21遂與外人(于是、就 )22乃不知有漢( 竟 )23無論魏晉( 不必說,更不必說 )24延至其家( 筵請 )25此中人語云( 告訴 )26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值得 )27便扶向路( 沿、順著 )( 從前的、舊的 )28處處志之( 做標志 )29及郡下( 到 )30詣太守( 到 )31遣人隨其往( 派 )32尋向所志( 尋找 )(標志 )33欣然規(guī)往( 計劃 )34未果( 沒有實現(xiàn) )35尋病終(隨即、不久 )36豁然開朗( 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 37怡然自樂( 愉快的樣子 )38遂迷( 終于 )39后遂無問津者( 問路 )( 渡口 ) 三 原文填空 1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前見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夾岸數(shù)百步 , 中無雜樹 ,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 2 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 3文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4 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的句子是 便要還家 , 設酒殺雞作食 。 村中聞有此人 , 咸來問訊。 。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5 文中陸游《游山西村》中“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6 表明桃花源人與“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 遂與外人間隔。 。 7 表明桃花源與外界間隔之久的句子是 乃不知有漢 , 無論魏晉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過隱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擾的句子是 不足為外人道也 9 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別有洞天的總體感覺的句子是 復行數(shù)十步 , 豁然開朗 。 10 描寫桃花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11 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 豁然開朗 12 描寫漁人初見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漁人甚異之 13 表現(xiàn)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適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14 表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平靜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 , 雞犬相聞 。 15 表現(xiàn)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 其中往來種作 , 男女衣著 , 悉如外人 ; 黃發(fā)垂髫 ,并怡然自樂 。 16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的句子是 林盡水源 , 山有小口 。 初極狹 , 才通人 。 17 最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樂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18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語句,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是 問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漢 。 19 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林的語句是 忘路之遠近 , 忽逢桃花林 。 20 介紹桃花源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語句是 先世避秦時亂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21 寫漁人辭行,村中人叮囑的句子是 不足為外人道也 22 描寫漁人離開桃花源的句子是 停數(shù)日 , 辭去 。 23 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的結(jié)果是 遂迷 , 不復得路 。 24 “無人問津”這一成語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后遂無問津者 25與“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男女衣著 , 悉如外人 。 26 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27 作者在對桃源的描寫中,從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社會環(huán)境的平靜,人民生活的恬適來寫,請分別指出其內(nèi)容。 自然環(huán)境 土地平曠 , 屋舍儼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社會環(huán)境 阡陌交通 , 雞犬相聞 。 人民生活 其中往來種作 , 黃發(fā)垂髫 , 并怡然自樂 。 28 漁人初見桃花林的感受是 漁人甚異之 漁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豁然開朗 四 問答題 1 《桃花源記》一文以時間為線索。以 漁人進入桃花源先后 為順序, 從 發(fā)現(xiàn)桃花源 到 訪問桃花源 ,再到 離開桃花源 ,到 再訪 桃源一線貫之,串連全文 2 第一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氣氛,也為桃花源 的美好作鋪墊。 3 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后,為什么“皆嘆惋”? 外界變化大,社會黑暗,戰(zhàn)亂頻繁,人民生活痛苦,長時間 與世隔絕。 4 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這個絕境,避免戰(zhàn)亂,不想讓外展開閱讀全文
匯文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