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 (3).doc
《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 (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 (3).doc(13頁珍藏版)》請在匯文網(wǎng)上搜索。
1、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1、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和(鏡片的直徑大?。]有關系,與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shù)是最大的。2、放大鏡的構造:鏡片、鏡架(包括鏡框和鏡柄)。3、(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xiàn)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4、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后的燒杯、燒瓶)等,就具
2、有同樣的(放大)功能。5、透過放大鏡看到的(面積或區(qū)域)叫做透鏡的(視野)。5、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就發(fā)明了放大鏡。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jù)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7、人的實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體。8、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9、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是由許多小眼睛
3、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10、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jù)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觸角具有嗅覺、聽覺和觸覺的功能。在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昆蟲的觸角的形狀(不同)。11、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蟲的體液。12、17世紀人們發(fā)現(xiàn)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13、(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14、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guī)則
4、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15、許多巖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巖由(長石)(云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guī)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17、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掃描隧道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3億倍)。18、1663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
5、克)是第一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發(fā)現(xiàn)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19、我國科學家(袁隆平)研發(fā)了雜交水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20、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jié)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21、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是(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觀察物質的細微結構時,必須將其制成(玻片標本),這樣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清楚。22、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23葉表皮的(氣孔)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呼吸、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24、(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
6、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25、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26、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運動)等功能。27、我們還可以利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28、(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29、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30、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除單細胞微生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其他生命體都是有多個細胞組成的。3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32、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圖:肉
7、眼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33、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釀酒、發(fā)面、制作醬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34、 制作玻片標本時用到的儀器的名稱及用途: 儀器名稱儀 器 用 途鑷子 夾取實驗材料滴管吸取少量液體載玻片放置切片標本培養(yǎng)皿盛放多余的洋蔥片燒杯盛放液體碘酒染色裁紙刀切割洋蔥吸水紙吸取多余的水分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2、我們要使鐵絲發(fā)生變化,可以采用(折)、(拉)(錘打)等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科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資料各單元知識點 3 科教 小學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復習資料 單元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