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3《不簡單的杠桿》教學設計教科版.doc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3《不簡單的杠桿》教學設計教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3《不簡單的杠桿》教學設計教科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匯文網(wǎng)上搜索。
1、不簡單的杠桿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單元共有7課,始終圍繞著“工具與技術”這一主題開展教學活動,“不簡單的杠桿”是第3課。教科書設計了用固定的小石塊,以木板作杠桿,撬和移大石塊的任務;希望學生在使用杠桿的過程中體驗、感受杠桿能省力,并通過一定的評價指標,對杠桿的作用效果進行評估。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杠桿的省力作用,我采用拉壓兩用測力計代替小石塊,具體測量出撬動過程中杠桿的省力情況。希望學生在實踐、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理解和建構“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的科學概念。二、學生分析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平時生活中,城里的孩子普遍看到過像老虎鉗、羊角錘、燒烤夾子等一些杠桿工具,但是很少有利用這些簡單杠桿工具來完
2、成任務的活動體驗。同時,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作用大多認為是省力和方便。杠桿類工具有怎樣的特點?有沒有費力的杠桿類工具?對于這些問題,他們是知之甚少,即使有學生能說上一二,也僅僅是從課外資料上看來或聽來的。三、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目標(1)利用杠桿可以幫助我們撬起一些重物。(2)改變支點的位置會影響杠桿的作用效果。(3)認識更多的杠桿類工具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2.科學探究目標(1)能利用杠桿完成撬動大石塊的任務。(2)能如實記錄撬動石塊所需力大小,運用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杠桿使用情況。3.科學態(tài)度目標(1)能對杠桿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樂于和同學合作完成模擬測試。(2)愿意傾聽其他同學的表達,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
3、。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杠桿也是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體驗和探究,認識到使用杠桿有省力或方便等作用。難點:通過探究,認識到改變支點的位置,杠桿的作用效果不同。五、材料準備為學生準備:木條、大石塊、拉壓兩用測力計、小木塊、記錄單、羊角錘、燒烤夾子、打撈網(wǎng)、核桃夾、剪刀、礦泉水、核桃、牛排模型。六、教學過程課前測:了解學生對杠桿類工具及杠桿相關知識的前認知(一)初識杠桿1.出示前測: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工具,但很少有同學用過這些工具。2.出示主題圖:認識杠桿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二)探究杠桿1.感受活動:用手指撬動大石塊。時間:3分鐘。2.杠桿模擬測試實驗。時間8分鐘3.研討分析:匯總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4.小結:支點越靠近阻力點,越省力;反之,越不省力,甚至費力。(三)體驗杠桿1.小調查:生活中的杠桿我知道。時間:3分鐘2.生活中的杠桿我體驗。時間:8分鐘;3.反饋:我的體驗收獲板書: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不簡單的杠桿 六年級 科學 上冊 教案 不簡單 杠桿 教學 設計 教科版